2月19日下午,上海市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一行莅临我司中国区总部进行视察和调研指导。
SBI集团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郑振英首先介绍了集团公司和思佰益中国的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汇报了公司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扩大资管持牌业务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我司在大连、成都两地运营产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我司在企业孵化落地方面的丰富经验与临港新片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外资背景优势以及集团公司丰富的企业网络资源,共同推进相关孵化器建设及产业投资基金事宜,助力临港新片区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此外,我方还详细介绍了日本近些年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以及公司为适应此时代环境在创新发展模式,市场拓展战略、团队建设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陈金山在仔细了解了日本新兴产业发展、思佰益中国投资和孵化器建设等情况后指出,上海市正在临港新片区重点规划推进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要发挥好新片区在人才创业、科技创新、跨境数据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培育孵化科技金融等产业领域企业,赋能日本中小企业“引进来”。陈金山强调,要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的跨境政策便利,创新产业生态,放大国际金融投资机构协同效应,培育高水平,国际化的特色产业生态。
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正伟,临港新片区国际合作首席事务官钟儒育,管委会相关处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历史沿革】
1999年4月,应孙正义先生的要求,实任软银集团的CFO兼董事的北尾吉孝先生带领55人的财务团队,成立了软银集团投资性子公司软银金融(Softbank Finance Corporation),此后不久,在此基础之上软银投资(Softbank Investment Corporation,即SBI控股前身)于1999年7月成立。经过团队的努力,2000年12月软银投资在大阪证券交易所Hercules市场上市,2002年2月软银投资又成功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公司飞速发展。2005年7月软银投资正式更名为SBI控股,2006年8月软银集团的股份完全退出,至此,SBI控股成为独立的金融控股集团,开始在日本的金融市场中扮演更加活跃的角色。目前已形成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风险投资等业务为主的日本大型金融集团,旗下控股上市公司达18家。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5亿日元,利润1,136亿日元,总资产规模达27兆1,393亿日元。集团拥有子公司761家,员工18,523人。市值约为1兆3,200亿日元。
【SBI在华业务开展】
思佰益中国是日本SBI集团在华全资投资子公司,管理规模超120亿元,业务范围涉及股权投资、金融服务、医药健康三大板块,已投资近百家本土企业。投资领域既覆盖媒体、消费、环保、医疗健康、教育培训这些传统领域,也覆盖信息技术、大数据、5G+智能知道、半导体、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早期在2005年与淡马锡合作成立的新天域美元基金共3期,规模达到13.6亿美元,投资了阿里巴巴、金山软件、金风科技等行业知名企业,整个基金的投资回报率超过4倍。
同时,伴随中国监管部门对外资控股持牌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近年来,思佰益中国也在积极布局公募、理财子、信托等资管类及消费者金融等持牌业务的合作和开展,继续加大在华投资。